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创业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将学校办学特色与双创课程深入融合,创新创业教研室于9月5日上午在沈科创客空间沙龙会议区召开主题为“双创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策略”研讨会。会议由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田川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伊始,田川老师发言,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与创新创业课程育人目标,阐释课程建设中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融入生硬”等问题对教学实效的影响,明确本次会议需聚焦思政元素系统挖掘与科学融入策略两大核心任务,探索抗美援朝精神与沈阳科技学院办学理念及创新创业学院教育的结合点,希望通过集体研讨形成可落地的教学改进方向,为后续课程设计与教案优化提供支撑。
接下来,教研室教师围绕抗美援朝精神的课程融入展开集体研讨,袁春萌老师结合课程内容提出,可以在“突破思维定式”环节引入抗美援朝中创新战术案例,比如志愿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战术取得战斗胜利,引导学生思考在创业创新中如何打破固有思维、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王楠老师从案例分析角度着手,在教学中引用抗美援朝“伤员救护不放弃”的故事,教学生在广告中传递创业项目人文关怀;以“弹药精准输送”类比营销精准定位;仿志愿军“以弱胜强”策略,让学生设计小众项目推广方案,将精神融入实践,塑造正向商业观。
孟莹老师在听取讨论后,针对元素融入方式提出建议,如可采用“故事分享 + 问题研讨”的方式,在讨论“创新挫折应对”时,先播放抗美援朝经典战役片段,再提出“创新中遇到类似‘看似不可能克服的困难’时,如何借鉴抗美援朝精神中的坚韧品质突破困境”的议题,让学生在共情与思考中理解精神内涵。
刘竹老师讲述自己授课时,以抗美援朝“战术灵活调整”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战场决策逻辑,学习辩证看待“优势与劣势”;借“美军谣言破除”历史案例,教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同时传递“坚持真理、反对盲从”的精神,实现思维训练与价值引领的融合。
史萌萌老师将抗美援朝精神融入课程并向学生传递创新创业学院教育理念:授课时以“冰雕连坚守”讲创业项目韧性,借“战术灵活调整”教创新模式优化。让抗美援朝精神既融入课堂。
会议最后,田川老师总结,强调本次会议不仅明确了思政元素挖掘的核心方向与融入的具体路径,更围绕抗美援朝精神找到了与创新创业课程结合的有效切入点,后续在教学实践中持续调整完善,让这类具有深刻内涵的精神元素真正融入课堂、浸润学生,切实实现 “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的有机统一,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育人质量。